您好!欢迎访问哈尔滨工作服定做!
当前位置: 首页 >>搭配技巧
搭配技巧

我画的是1个眺望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女孩,她手里拿着1把家里的钥匙 - 柒先生 1席第567位讲者屋顶秧

发布时间:2018-05-17 11:02:40 浏览:

我画的是1个眺望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女孩,她手里拿着1把家里的钥匙 | 柒先生 1席第567位讲者 柒先生 艺术家我开始思考我为何创作、为何旅行,这让我愈来愈有1种责任感,由于在画室里画画和在街上画画完全不是1回事。涂鸦会影响生活在那里的人,乃至是途经的人,我们几近是硬塞给他们1个这样的东西。 所以每次创作之前我都尝试着尽可能充分地和当地人聊天,了解他们,把他们的想法加入到我的创作当中去。这就像是为他们创作,而不是把我的1个想法强加于他们。儿戏SETH大家好,谢谢大家能来到这里。我是Seth,中国朋友们叫我柒先生。我诞生在巴黎郊区,在那里长大。810910年代是我读书的时期,那时嘻哈文化已来到欧洲。这类文化表达的情势多样,包括嘻哈音乐、涂鸦还有街舞。法国的移民很多,他们通过这类新文化情势相



柒先生 艺术家

我开始思考我为何创作、为何旅行,这让我愈来愈有1种责任感,由于在画室里画画和在街上画画完全不是1回事。涂鸦会影响生活在那里的人,乃至是途经的人,我们几近是硬塞给他们1个这样的东西。

所以每次创作之前我都尝试着尽可能充分地和当地人聊天,了解他们,把他们的想法加入到我的创作当中去。这就像是为他们创作,而不是把我的1个想法强加于他们。


儿戏

SETH


大家好,谢谢大家能来到这里。我是Seth,中国朋友们叫我柒先生。


我诞生在巴黎郊区,在那里长大。810910年代是我读书的时期,那时嘻哈文化已来到欧洲。这类文化表达的情势多样,包括嘻哈音乐易居房友工作服
、涂鸦还有街舞。法国的移民很多,他们通过这类新文化情势相互结识。



这类文化也和青年息息相干,对欧洲的青年影响颇深。当时我读高中,有1次我在我家所在的街区看到了1幅涂鸦,立刻对这类艺术产生了兴趣。这本书当时可称为是涂鸦艺术的“圣经”,展现了80年代纽约地铁里绘制的涂鸦。这本书流传到欧洲后,大家就开始纷纭效仿在墙上画画。


大约到了90年代,我记得是1992年,巴黎举行了第1届街头涂鸦艺术展。在这些集会上,我渐渐认识了1些朋友,他们带着我1起去画画,所以我大概是从1996年才开始真实的街头艺术创作。



后来我开始跟1些街头艺术团队1起创作,比如CMP,它是由巴黎北部郊区的1群年轻人创建的。由于我画人物需要比较长的时间,所以在街上常常来不及画,因而我们就去找1些废墟进行创作。


这个时候我已开始工作了,在1家动漫公司上班,是1名插画师。2003年我决定辞去工作,去了解世界各地的街头涂鸦是甚么模样的,这类兴趣1直延续到现在。

我第1站首先去了巴西,在那里遇到了许多当地的街头艺术家,发现他们的街头创作跟欧洲是完全不1样的,他们自由很多。


不像巴黎那样严格规定你以甚么字体为主流,或要跟甚么样的团体在1起去创作、要有组织,那边是完全的自由,创作就是表达你自己。在欧洲,大家都更习惯于埋头作画,不太关心与周围的人对话。而与人交换是很重要的1点,如果艺术不够自由就没法感动所有人。

这是我在巴西贫民窟地区行走的时候画的旅行手记。我记录了当地的战争冲突,还有和警察的交往等等,去到那里的外来者当时都要到警局报导。

对我来讲,我是1个外来者,所以我不会在墙上乱涂乱画,而是尽可能带1些正面的东西给生活在那个街区的人。也是在这里,我第1次把我的人物和当地的文化结合起来,为居民创作。这就是当时创作的第1个人物。


当地环境很是动荡,生存环境很是艰辛,我告知自己,不可以把暴力再加到暴力上,所以我创作的就是1个很温暖的孩子的形象。


我对南美的印象非常深入。每到1处我都通过当地艺术家发现了新的绘画方式和创作方式。这是在智利。

再后来我去了亚洲,到了泰国、日本,还有中国香港。在香港我特别画了1个孙悟空,我开始对每个当地的文化感兴趣,开始去了解它,然后尝试把我的绘画和它结合起来。



看到世界逐步趋同,各地彼此类似,到处开着相同的商店、穿着类似的服装,有时候乃至食品都没有甚么分别,如何在墙上表现当地的特点、表达自我,这对我而言是1种挑战。


回到巴黎后,我把这延续了9个月的旅行和经历写成了书。做这本书耗费了我非常大的精力,由于当时我还要工作赚钱来赡养自己。2007年,这本书终究出版了。


后来法国的1个电视台看到了这本书,因而来联系我,说他们想要做1个纪录片,就是像我这样1边旅行1边绘画的纪录片。这次机会对我来讲非常棒,由于它不但让我可以去寻觅世界各地的艺术家,跟他们1起创作,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,还可以赚好多的钱。


我用了5年的时间,去了南非、印度、马达加斯加、柬埔寨,1共差不多105个国家。我第1次独立涂鸦是在印度孟买的1个小街道。当时我征求了1个小贩的同意绘制了这幅人物作品。


这是第2代的孙悟空,他在签名。这是在香港。


旅行中我遇到了许多艺术家,他们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。在智利,我非常荣幸地结识了莫诺€€冈萨雷斯(Mono Gonzalez)老先生。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社会心义,是当时在南美具有重要地位的政治墙绘艺术家。从60年代起莫诺就开始画墙,后来由于当地政治环境的影响,他不再画画,直到20年以后才又重拾画笔。



对我来讲,他对我最重要的影响就是,在他的画作当中永久都有着对社会的关注。即使在抽象的绘画当中也仍然有自己的社会关怀。这是他画的1个局部。他把明亮的色采带进了当地贫困的街区。


这也是他的作品,色采非常艳丽,而且有许多的色块,所以他可以跟当地的人1起创作,大家1起过来填色。


也是在他的帮助下,2012年我在智利圣地亚哥完成了1幅巨大的墙绘。我画了1个女孩手里拿着画笔,正在绘制1幅人脸。她是Brigada Ramona Parra团队成员,莫诺和这个团队1起共事多年。

这是我们去年在乌克兰1起创作的。我画了1个小女孩,她在凝视1幅画,用想象力填满了空荡荡的房间。


这个创作还暗含着另外一层意义:乌克兰当时刚刚和俄罗斯之间爆发冲突,孩子凝望着的这幅画意味着由于战争被侵占的乌克兰领土。


经过量年的旅行和创作,我开始思考我为何创作、我为何旅行,这让我愈来愈有1种责任感,由于在画室里画画和在街上画画完全不是1回事。涂鸦会影响生活在那里的人,乃至是途经的人,我们几近是硬塞给他们1个这样的东西。

所以每次创作之前我都尝试着尽可能充分地和当地人聊天,了解他们,把他们的想法加入到我的创作当中去。这就像是为他们创作,而不是把我的1个想法强加于他们。

这其实也决定了我绘画的风格,就是很简单,乃至很天真,让大多数的人能够在里面找到自我,能够看得懂,能够被感动。

这是分割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墙,我曾在这里创作过1幅涂鸦。巴勒斯坦确当地人帮我找到1个梯子,让我可以爬上去画。


但当地其实不是所有人都支持我的想法,由于对他们来讲,这堵墙就是监狱,禁止他们去到墙的另外一边,所以其实不想美化它。


我说不如这样吧,我会用1天时间画好,把绘制进程拍下来,然后当天就擦除掉,来表达你们的观点,让大家知道住在这边的人是怎样想这面墙的。


他们1听感到很高兴,借了我许多东西和材料。我画的是1个眺望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女孩。她手里拿着1把家里的钥匙,就像当时逃离烽火的巴勒斯坦人,希望有1天能重返故乡。她身着的是巴勒斯坦的传统衣饰。


以后我就照约定把画擦掉了。讲这个故事是想告知大家绘画不但是1种装潢、1种美化,它也能够表现很严肃的东西。


在旅行中我也来到了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。在我抵达那里的前几个月,默拉皮火山刚刚喷发,房屋被毁,连树都没有了,到处1片狼籍,人们都生活在村庄附近的难民营中。

在工作服为什么要纯棉的
那里我们见到1些女孩,她们由于火山爆发失去了家园。我们1起回到了原来的村落,1切都被摧毁了,基本上没有1个房子是完全的。看到了这些,过了几天我就建议那些女孩说,我们1起去画画吧,我们可以把色采和生命再带回来。



我手上的这块黑炭,就是当时火山爆发时被烧掉的树,我把它当做炭笔,开始在墙上打草稿、画画。


孩子们加入了进来。


其中有个女孩之前有老师教过她画画,所以她会绘制传统花布上的图案。


画中的孩子身上衣服的图案就是她画的,用的是她在传统花布上画画的方式。我在那里待了1个星期,和女孩合作画了差不多67面墙,使这个地方稍稍恢复了些生机。后来我和孩子们1直保持着联系,这段经历令我印象深入,至今在我的墙绘中仍有体现。




后来我有机会和10几位墙绘艺术家1起去了马达加斯加,当地有1个捕鱼部落叫Vezu,位于马达加斯加西海岸。这次,我们在船帆上作画。

我们每一个人画了45张大帆布。最后当4510艘船1起扬帆出海时,我们都站在岸边看,心情非常激动,就好像是我们画的墙动了起来。

它不单单是画,它有它的动感。船夫之间彼此大声呼唤,放声歌唱。我们也上了船,1起去体验这个奇妙的时刻。



帆船出海的时候就像1场盛大的海上展览开幕式。最重要的是,这是我们和当地人1起分享的1个时刻,他们也非常喜欢。现在给大家播放1段视频1起来感受1下。


固然我们的合作也不但局限于船帆,大家还在村庄其他地方进行了创作。



当时我们约定,出海过后就把船帆全部送给渔民。由于我们在上面画画以后,这些船帆就太重了,不合适他们出海捕鱼。后来我们给全部村庄换上了全新的帆布。其中1些画村民们拿回了家,另外1些我们拿去拍卖,得来的钱捐给了当地1个小学。


从这时候起,我开始思考这些经历和旅行带给我的变化将会把法国psa工作服
我引向何方。我开始把我的创作侧重于3个方面:第1,就是去讲述1些传统的、与当地文化有关的故事。

比如我在乌克兰画的传统乌克兰娃娃,她将脸取下来,我们可以看到乌克兰娃娃身上常见的10字架。她1手拿着传统彩蛋,另外一只手上站着1只当地独有的小鸟,头上还戴着乌克兰花环。


在文化不断被解构的今天,过去和传统依然富成心义。


这是我和1位克里米亚艺术家基斯洛(Kislow)在2014年乌克兰革命后1起创作的。画中的女人代表乌克兰工作服款式图片模板
,她手里托着1个目视前方的小孩,代表着未来。她身处基辅,当时革命刚刚结束,在画中模糊可见但又没有完全表现出来。头上模糊的蓝色是1种不肯定性。


第2个重要的部份就是关于梦想和想象。我画的孩子进入了1个彩色的空间,好像他们是在看另外1个世界。我想用我的画指引大家随着孩子1起去想象,1起去看。


这是在巴黎。这个地方之前是1家夜店,现在成了1家酒店,请艺术家来绘制墙面。我画了1个探入天花板的孩子的形象并设计了3D效果。在这里,画打破了现实,打破了常见的生活场景,尝试让观者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世界。


第3个部份,就是结合周围的环境去进行创作,去记录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。我在上海做了许多这样的尝试。2014年我来到上海,有1次经过1个老街区,发现1些老房子很成心思,所以去了几次画了好几个人物。


在这里,环境非常重要,由于画作和环境是融为1体的,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转达出1种情绪。人物都不完全,而环境对不完全的部份进行了补充。这些画共同讲述着1个变化中的上海、1个变化中的中国,固然也是1个变化中的世界。




我也在康定路创作过。1年以后我又去了1次。这样陆陆续续创作了210多个人物。我也和本地艺术家合作,他们负责文字部份,来保持中国的特点。


由于这些画,我在中国开始有1点点小名望,后来就有人请我再到上海来创作。这是离上海1个小时车程的地方€€€€金山枫泾。在那儿的创作我希望通过人物来表现过去和传统,尝试建立当代中国和过去中国之间的联系。


我很荣幸地和当地的农民画画家1起合作。金山农民画在当地很着名,它的1个特点就是平面,完全是平面的风景画。


这是我跟曹老师合作画的,1个做梦的孩子,同时又被她的梦保护着。


下面这个人物描写了中国常见的现象€€€€许多年轻的村民都在城里打工。画里的女孩行将远行,怀抱自己的家恍如是在告别,她身后的木马意味着过去的童年。


身旁的箱子我借用了路易威登的样式,对图案进行了变化。我使用了€€和“元”表示他们要在城里赚钱,还使用了“远”这个字表示要离家远行。所以虽然女孩子看起来天真天真,但背后仍富有深意。



以后我在中国的古镇结合建筑进行了1些创作,也请人写上1些传统的中国诗句。




铁路工人工作服图片

说到跟当地艺术家1起合作,这是和大溪地当地的画家1起创作的1幅画。年轻的大溪地姑娘裹着传统布料沉沉睡去。我们在上面绘制了带有当地元素的图案,显得更摩登也更原始。


这幅画非常受当地人欢迎,后来做成了1张邮票。没记错的话是2016年出的。


每到1个国家,除受邀进行创作的作品外,我都希望在附近找1个地方进行属于我自己的创作。在这里,小女孩凝视着窗外。而透过窗子,外面的风景就像1幅油画,完善地挂在这面墙上。


1般而言,窗子会使创作遭到局限,因此我会思考如何利用窗子做出有趣的墙绘。比如这个小孩,开在他后脑勺上的窗子飘下了彩色的床单,他沿着床单溜走了。



我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找到1个街区,这里有两个社区:伊斯兰社区和白人社区。这条路是社区的分界限。那如何讲好这个特殊地区的故事呢?我通过墙砖和蓝天的色彩,让两个孩子的形象产生了联系。



在离马达加斯加不远的法属留尼汪岛,那里也1样生活着许多不同的社群。所以我画了1个女孩子的背影,但我们看不到她的脸,没法肯定她的身份。


还有1面墙我印象比较深。那面墙下方有1棵树,当时我想,这不怎样好看,我要画点成心思的。这也是1个有点哀伤的区域,文化上没有甚么特点,后面只有1片海。所以我画了1个女孩子,透过这面墙望向后面的大海。



在另外一次去乌克兰的旅行中,我来到了分裂份子和乌克兰政权产生冲突的地区。我在1所几年前被轰炸的小学里画了1幅画,我想在两面被炸毁的墙之间画1个愉快地荡秋千的女孩。虽然遭到了破坏,虽然这里仍不安宁,孩子还是在快乐地顽耍。


这是在纽约。我想多画1些乐观的形象。



这是2016年7月我在乎大利罗马1个废弃工厂里画的,想讲的就是想象和现实的边沿。


这20个作品,全是在这1个废弃的工厂里面完成。



我使用各种材料、色彩和场景进行创作,有的场景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,比如1间房子里摆着1张床,就在工厂里1个不起眼的角落里。我在上面画上了彩色的把手,人们立刻就能够理解那是通向梦想的阶梯。



后来我又来到了中国。我们开启了1个非常大的艺术项目,叫"为爱上色",约请世界各地15个艺术家到中国各地的小学作画。有的服装厂工作服定做北京
学校订此其实不支持,有些地方的孩子对艺术不是很感兴趣,还有的从没有见过外国人,所以我们希望做出改变与他们相识。


这个项目非常成心思,由于它把社会公益性带回到了街头艺术。我们去到的很多地方都是希望小学,每一个学校画1幅画,艺术家跟孩子之间有许多互动和交换。而我们约请的艺术家的创作也都与孩子和童年有关。

这是阿根廷艺术家Pum Pum为金竹凯德希望小学创作的墙画。


这是乌克兰艺术家Kislow在南京儿童福利院画的。



这是智利艺术家INTI在湖南省吉首市太平希望学校的创作。



这是西班牙最著名的墙绘艺术家Aryz在重庆。


这是两位法国艺术家在河南驻马店画的。



这是巴西艺术家在天津。

这是意大利艺术家Millo在苏州€€直1个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外墙上画的。


这是文那,中国最天才的壁画艺术家在昌平的创作。我在找这些艺术家的时候看到了她的作品,所以约请她1起加入这个计划。

每到1个地方,艺术家都会和当地的小孩1起画画1起涂鸦。


这是我在这个项目里创作的两幅作品之1。在4川有1个藏族聚居区,这个穿着藏族传统衣饰的女孩站在这道墙前被我拍了下来。我请她画山然后把她和她的画放大,让她画的山和真的山接在1起。


另外一幅是我在北京798画的,表现的基本就是这个项目的思想。1个男孩站在1面灰墙前,他背对着我们,但身前的长廊通向未来和蓝天。



后来我继续墙绘,多了1些概念的东西,但仍然强调应用环境的特点。比如在毛里求斯的1面带着铁栏杆的墙,利用了天空、栏杆表达对自由的隐喻。



在毛里求斯的另外1幅作品利用了街道地面上的砖块。如何尽量有趣地利用环境是我1直在思考的问题。



有很多人问我,你之前的作品现在怎样样了?你来过了画过了,然后呢?画被擦掉了吗?留下来了吗?被毁掉了吗?

去年之前,我其实历来没有想过这些画的命运会如何。直到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开始给我发来各种各样的照片。你们还记得这幅作品吗?

它的近况仿佛不太好。

这是我在法国画的墙画。


我现在有很多朋友了。


这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1,也是你们手中门票上的那幅画。


后来我有机会又再次回到了印度尼西亚,回到了那个被火山爆发摧毁的村落,又找回了6年前在我的作品前拍照的母女俩。


去之前我想可能再也找不回画了,但是她们全部保存了。你看,小女孩长大了,房子也在我画的周围重建起来了。

这位家园被毁的老先生重建了房子,新刷了墙,但留下了画,树木也重新生长出来,1切都变了样子。


还有这幅画,你们还记得吗?



这是我前段时间在上海画的几个作品。最近两个月我在为行将在上海当代艺术馆举行的展览做准备,我尝试为这次展览进行1些新的创作,描绘中国带给我怎样的灵感。



3月22日展览开幕,欢迎大家到时候来玩。



版权声明

本文版权归1席所有,

转载请联系后台,欢迎分享至朋友圈。



€€推荐浏览